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

更新时间:2023-11-10 02:15:52.000Z

分类: 基础物理

定义: 由电影响引起的发光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 详述

纠错

目录

1. 电致发光的诞生背景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是一种由电影响引起的发光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在1907年由英国科学家H.J. Round在实验中发现,当他在硅碳化物二极管上施加电压时,发现了电致发光现象。然而,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这一发现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对电致发光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电致发光器件,如电致发光二极管LED)等。

2. 电致发光的相关理论或原理

电致发光的原理主要基于量子力学的理论。当电子在半导体材料中通过电场加速,与价带中的空穴复合时,会释放出能量,这部分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形成电致发光现象。具体来说,电致发光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电子的激发、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以及光的发射。

电子的激发是指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获得能量。这个过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E = hν

其中,E是电子获得的能量,h是普朗克常数,ν是频率。

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是指电子从导带跃迁回价带,与空穴复合,释放出能量。这个过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E = Eg + hν

其中,Eg是能隙,h是普朗克常数,ν是频率。

光的发射是指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出的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这个过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E = hν

其中,E是光的能量,h是普朗克常数,ν是频率。

3. 电致发光的应用

电致发光现象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在显示技术中,如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等。这些显示屏利用电致发光现象,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来调整发光的亮度和颜色,从而显示出图像。此外,电致发光现象还被用于光通信、生物医学成像、光电探测等领域。例如,在光通信中,可以利用电致发光现象产生的光信号,进行高速、高效的数据传输。在生物医学成像中,可以利用电致发光现象产生的光,进行无损、高分辨率的成像。

收藏

收藏

相关产品

图片名称分类制造商参数描述
  • 光电查
    光电探测器模块PDM04-9111-CN光电二极管ADIT Electron Tubes

    波长范围: 280 - 630 nm

    我们的新系列光电探测器模块集成了直径为25毫米和30毫米的光电倍增管以及低噪声、低功耗的高压电源,可提供圆柱形和矩形两种形式。该模块采用5V至15V范围内的低压电源供电,并通过选择第5节所示的三个高压控制选项之一来设置HVIS。

  • 光电查
    LCDT-5513CM光电二极管Laser Components

    Laser Components的LCDT-5513CM是一款光电二极管,波长范围为0至1µm,响应度/光敏度为8 X 104 V/W,有效面积直径为1.3 mm.有关LCDT-5513CM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下文。

  • 光电查
    DH_Si Photodiode (200-1100nm)光电二极管Bentham Instruments

    波长范围: 200 to 1100 nm响应度/光敏度: 0.52 A/W

    来自Bentham Instruments的DH_Si光电二极管(200-1100nm)是一种波长范围为200至1100nm、暗电流为0.001nA、响应度/光敏度为0.52A/W的光电二极管。DH_Si光电二极管(200-1100nm)的更多详情见下文。

  • 光电查
    501811光电二极管First Sensor

    波长范围: 400 to 1100 nm响应度/光敏度: 30 to 50 A/W

    First Sensor的501811是一款光电二极管,波长范围为400至1100 nm,电容为0.05 PF,暗电流为0.05至0.1 nA,响应度/光敏度为30至50 A/W,有效面积直径为100µm.有关501811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下文。

  • 光电查
    LD20(0.36)-5T光电二极管Centronic

    波长范围: 430 to 900 nm响应度/光敏度: 0.18 to 0.21 A/W

    Centronic的LD20(0.36)-5T是一款光电二极管,波长范围为430至900 nm,电容为5至15 PF,暗电流为0.5至5 nA,响应度/光敏度为0.18至0.21 A/W.有关LD20(0.36)-5T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