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近红外持久性发光纳米探针进行超灵敏的图像引导肿瘤切除术
发布时间:2023-06-20 08:00:00 阅读数: 45
医学影像技术,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不能在肿瘤切除手术中提供实时图像,因此外科医生通常依靠触觉、视觉和经验来识别肿瘤边缘,导致肿瘤残留的可能性很大。
该研究的示意图。图片来源:张教授课题组
与传统医学成像相比,近红外(NIR)荧光成像具有实时、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无辐射等优点。然而,对于微小的肿瘤残留物,它需要相对高的灵敏度。
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张云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超灵敏纳米探针(mZGS@Mn-AMD),具有超高的肿瘤-正常组织(T/NT)信号比,可以将残留的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进行分类。该研究发表在《高级科学》上。
持续性发光纳米核心(mZGS)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因为它们不需要持续激发,而且在成像时不存在生物组织产生的背景荧光干扰。
科学家们通过二氧化锰的外层淬灭了正常组织中的持久性发光(PersL),并由于二氧化锰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降解而恢复,提高了肿瘤成像的灵敏度。
在正位乳腺癌模型中,该纳米探针的术中肿瘤与正常组织(T/NT)信号比为58.8,约为下转换纳米粒子的9倍。残余肿瘤(<2毫米)的T/NT比值保持在12.4,明显高于区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
此外,还做了4T1肝移植瘤、多发性微肿瘤和肺转移瘤模型,确定了这种超灵敏的纳米探针可以识别肿瘤残留物。
这项研究为识别残留的肿瘤组织引入了便捷的超灵敏成像,为整个手术切除铺平了道路。
参考资料
Lin, P., et al. (2023) Near-Infrared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Nanoprobe for Ultrasensitive Image-Guided Tumor Resection. Advanced Science. doi.org/10.1002/advs.202207486.